欢迎访问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手机:13695242585
电话:010-09524125
邮箱:xentro13zu@kaiyun.com
地址: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大旺路134号
发布时间:2024-04-27 点此:309次
盼望着,盼望着,2022年的钟声敲响了……
第一缕曙光唤醒了人们对于2022年的期盼,时间已进入腊月,春节的脚步也在临近。在这千姿百态千年传承的仪式中,民俗连接着昨天与今天,打通了古往今来的平淡日常,这是文化的积淀,更是底蕴的升华。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和独特地理位置的合肥,依然存留着众多灿烂丰富的民俗文化,在合肥人的生活中可见一斑,当期盼与历史联结,那些自古传承而来的美好心愿,照亮着每个合肥人心中亘古不变的美好期待。
看
舞动中的年味
代代相传中践行感恩美德
“长蛇出海”“走经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一个个精彩的洋蛇灯造型都在向村民诉说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锣鼓震天,洋蛇蜿蜒,一条巨蟒盘旋而上,硕大的嘴里伸吐着红色的闪电似的蛇信,一层层盘卧如宝塔的粗壮身躯,扫帚一样有力散开的尾巴,整个队伍阵势恢弘,威仪赫赫,让观者产生无形的敬畏感。
去年春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邵洋蛇灯都会在肥东县包公镇小包社区大邵中心村潜龙宫广场惊艳起舞。
舞动洋蛇灯。
正月十五,这支由120名青壮年组成的洋蛇灯舞队在村庄里穿行,104米的洋蛇灯从潜龙宫探出身子,随后一个个经典的动作轮番登场,洋蛇在翻涌中引起周围人群的惊叹,当它摆起长尾开始游街时,人群便跟随蛇灯一齐涌入街头,霎时间人山人海。
据大邵洋蛇灯第十代传人邵传付介绍,大邵洋蛇灯起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动人传说。六百多年前,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迫害,在东山一个山洞里栖息。不巧,正好遇见明兵追赶元兵,元兵见到这一山洞也到山洞藏身,见婆媳二人,欲图不轨。正当婆媳反抗时,突然狂风大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直扑山洞,口吐蛇珠,直逼元兵,元兵惊散逃遁,婆媳得救,相安无事。三月后,媳妇生下一子取名“思明”。当邵思明18岁时,母亲告之其事,为知恩图报,发动全村扎洋蛇灯玩耍,纪念这一逢凶化吉的事件,这一故事印证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儒家思想理念。
图自合肥日报 张大岗/摄
邵传付说,以前洋蛇灯的规矩为每18年玩一次,每玩一次相应的增加一节灯把(1.60米),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大邵村的洋蛇灯灯把已增加到40多节,总长度达104米,舞动起来气势磅礴,灯火通明,很是气派。据了解,洋蛇灯之所以会18年才玩一次,是因为每18年会有一代人出来,在以前经济困难时,搭制洋蛇灯所用的布和材料是每家每户凑来的,18年的累积制作而成的洋蛇灯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寄托。当新的一代蓬勃生长,举起厚重的蛇身,老一辈陪伴左右,给予新人技术上的指导,这是一场代代传承的祈福仪式。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为更好传播“洋蛇灯”技艺,大邵洋蛇灯逐渐改变18年舞一回的习俗,转为按需表演,但蛇灯的长度依然是遵循18年增加一节的习俗。
工艺复杂的洋蛇灯是大邵自然村二十代民间艺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据包公镇宣传办、民生办主任黄燕飞介绍,在玩洋蛇灯之前,会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制作,从蛇珠到蛇头至蛇身及蛇尾,扎制技巧均不相同,难以被现代机器生产所代替。从绑、扎、凿、勾到翘、压、衬,全凭老艺人,口传手教,师徒传承,伴随着“长槌”“十番”等锣鼓乐的伴奏,这一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构成了这场精彩的金蛇狂舞。黄燕飞告诉记者,舞洋蛇灯体现了一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仪式感,“在老祖辈的传承仪式中,也象征着对感恩这一传统美德的践行”。
图自合肥日报 张大岗/摄
而在合肥各地区,民俗艺术源远流长,行至长丰县,不论是下塘镇的火狮子,还是水湖镇的踩街,传统艺术为人民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文化色彩。作为一种行进的活动,耍龙灯舞狮子是长丰县过年时特色的民俗活动,龙灯在前,锣鼓、舞狮子、旱船、小犟驴在后,顺着前方一路走到头,走街串巷,又或是在广场上做一些大(小)圆场,别开生面的表演引得街坊邻居在鞭炮齐鸣中争相观赏。
古时候,人们把狮子视为“吉祥之兽”,消灾化吉,能镇邪恶。其“狮子身长七尺,披五色毛,引狮者衣杂彩,手执绳,戏耍球一,五色”。“舞狮子”演出一般选在每年的正月十四那天,一家一户拜年讨赏。“在过去农村的房檐上,户主会在上面插一些年货和压岁钱,舞狮子的人可以站起来将其取下,讨个新年吉利,图个热闹开心。”长丰县政协常委林家俊对当地民俗颇有研究,他介绍,下塘火狮子与其他“舞狮”却有不同之处,主要是其能够在喷火中起舞,是合肥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下塘火狮 图自文艺合肥
“作为南北文化交接之地,这里许多的民俗活动基本都是移民们从外地带过来的,旱船、犟驴等都是北方带过来的,舞狮子是南方带过来的。”林家俊说,南北民间文化的交互碰撞,再将长丰县特有的人文乡土文化视为当地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具有南北大融合这一时代特征的民俗文化为长丰的新年带来节庆的传承与精神的洗礼。
品
食物中的年味
舌尖上品不尽的乡愁
新年已到,春节将至,最近不少肥东人家选择来到包公家宴大食堂举行家宴,在廉洁与节约的良好风气下,孕育着合肥人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这里的菜品虽然是家常菜,但是每道菜都赋予了崭新的寓意,与合肥人的民俗、包公故事密切相关。“红烧鱼”叫做“鱼跃龙门”,“香菜拌花生米”被称为“相伴一生”,“糯米莲藕”称作是“无私雪花藕”,18道寓意着喜庆、清廉和奋进的佳肴,点燃了平凡日常中的一点光亮。
图自清风肥东
一进入腊月,人们便纷纷置办各种各样的年货,炒货是合肥人过年期间必不可缺的食物。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根据《合肥市志》中记载,旧时,合肥民间在小年当天,除了要备办丰盛菜肴,还要举行祭祀“灶神”的活动,所以合肥民间又将“小年”称为“祭灶日”。家家户户都会将炒米和麦芽糖搅拌均匀,再捏成椭圆状制成炒米糖。
不论是除夕守岁时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烤火谈天,还是旧时辞年孩子挨家挨户地拜年,不同口味、各式各样的炒货糕点都成为必备的美味。被称为“炒货大王”的“陶永祥”炒货打造出以“香、脆、酥”为特色的地方炒货,便能勾起老一辈人的乡愁。这一起源于“小陶村”的自然手艺,经过四代传承,研制出的花生酥、奶油花生米、生姜糖等成为合肥百姓捧在手上、香在口上的地方名优土特产。“炒货大王”的背后是以前农闲时陶姓村民对“糖食”技艺的精雕细琢。
(百年老字号“陶永祥”的炒货 李福凯/摄)
城隍庙是年货储备的集中地,在这里记者看到史记炒货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47岁的第三代传人史锐告诉记者,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家里就从事炒货生意,三代的传承让炒货的滋味愈发深入合肥人心中,元旦售卖的十几种糖食都是过年家家户户十分青睐的口味,其中芝麻糖和花生糖甜而不腻的口感,吸引着老中青三代人的到来。
民以食为天,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各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每到不同的节点,老百姓们都知道要准备契合节气的食物。合肥民俗学会会长陆勤学说,入冬时节腌制香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江苏、上海引进的习俗,从城市影响至江淮农村地区,“灌香肠作为合肥的老味道,承载着庐州的历史文化、合肥人的童年记忆、故乡的风情和浓浓的年味,有着圆满、富裕的寓意”。
腊肉腊肠是合肥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李润媛 摄
灌香肠看似简单,实际上家家有自己的“秘方”。包河区吴大塘菜市场里,70岁的王奶奶说,猪肉一定要选择肥瘦相间的,在把肉搅碎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盐、糖等基础调味料,根据个人口味还可以加入其他调料,搅拌均匀,把它们灌进肠衣里,在风干物燥的隆冬晒上几天,最后用牙签戳几个孔将气散出来,这样做出来的灌香肠又干又香又好吃。能够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吃上这么一口咸香,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地域的记忆载体,庐州的民俗陪伴着每个合肥人的成长,成为百姓们不可或缺的贴身“老棉袄”。在生机勃勃的春日里,新年民俗也被时代赋予了厚重的底蕴与崭新的内核,承载着植根在合肥人心中的精神养料,或许让民俗藏于民间,是最好的传承方式。
刚刚通报!安徽一市发现5名密接者!
深夜通报!停职检查
原标题:《文化合肥│合肥这些民俗文化,你知道多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