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云·Kaiyun官方网站

Kaiyun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液体硅胶辊和固体硅胶辊产品

以满足不同行业的压延机、流延机、涂布机等专业机械的需求

7*24小时在线客服电话:010-09524125
您的位置:首页>>合作案例>>正文

合作案例

除夕围炉讲究多,正月活动很丰富!这些闽南春节习俗你知道吗?厦门日报2024-02-08 16:31福建厦门日报2024-02-08 16:31福建

发布时间:2024-02-22 点此:500次

■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开元区政府在开元路上举办庆元宵活动。 王鹭佳 摄
■大笼甜粿。(资料图 龚小莞 摄)
春节,是集除旧布新、祭祖祈福、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重大节日。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市民都为新春佳节做了哪些准备?厦门及周边地区都有哪些春节及元宵节习俗?今日,本报记者就为您一一盘点。
在年夜饭里 有几样食物绝对不能少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伟栋介绍,过去,厦门人在除夕围炉即举行家宴之时,会在桌下放一个燃着木炭的小烘炉,既可以围吃火锅,又可以取暖,制造出热气腾腾的氛围。餐桌上的菜也有讲究,如吃肉丸(圆)、鱼丸(圆)加上家人欢聚,合称“三元”即合家团圆。有的人家会吃排骨汤加肉丸,寓意“骨肉团圆”。“菜头(即萝卜)”谐音“(好)彩头”,“豆腐”谐音“斗富”,即丰裕富足之意;“鱼”谐音“余”,即年年有余;蚶,传说其壳为古代贝币(蚶壳仔钱),预兆来年发财,金银满室;“吃红枣,年年好”;吃甘蔗,寓“节节甜,年年好”之意,“吃甜甜、赚大钱”。
在年夜饭里,有几样食物是绝对不能少的。长年菜,即菠菜,不可以切根,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寓意“平安”。血蚶,闽南话说“蚶壳钱大赚钱”,将吃剩的蚶壳洗净,撒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正月初五才收拾。也许这个习惯与中国古代曾以贝为钱币有关。年糕,以前总是自己磨粉制作,也有用米或面做发糕的。“蚵仔兜”“兜面”,闽南话中的“兜”有“围裹”的意思,蚵仔兜是用蚵仔和地瓜粉,拌有少量清水入锅搅“兜”而成的。据说老年人吃“蚵仔兜”能“兜”住松懈的骨头,延年益寿。“兜面”也是用地瓜粉拌芋头、蔬菜等入锅“兜”成的,有“兜金兜银”的俗谚,象征招财。另外,“兜”也有“交往”的意思,表达“好友来相交”的美好心愿。此外,年夜饭一定要有剩菜,留着正月初一、初二吃,寓意年年有余。
前有拜年探亲 后有敬天公闹花灯
到了正月初一,黎明开门,焚香燃爆,名为“开正”。人们换上新装到族人亲戚家,按辈分高低依次拜年,路遇朋友,都要彼此恭贺新禧。客人来家里,应款待甜茶、糖果、蜜饯。
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儿在这天必须跟有“半子”之称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亲。女婿上门给二老拜年,须送上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粿等丰盛的年货,欢欢喜喜地在岳父、岳母家吃一顿团圆饭。
根据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是不能登门拜年的,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这天无客登门,晚起无妨。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即“天公生”,许多厦门人家都会敬天公,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十五,上元或曰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当天夜里,父母往往带着孩子提灯上街观景。民间还常有耍龙灯、舞狮等活动。
速览
泉州
“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泉州习俗素称“上元小年兜”,十分隆重。以社会活动过节,俗称“闹元宵”,出门游上元,看花灯、焰火、猜谜语、攻炮城,举办文艺踩街:化装游行有宋江阵、踩高跷、迎阁、骑马队,乐队有南音、十音、车鼓阵、笼吹,舞蹈有舞龙、舞狮、火鼎公火鼎婆、踢球舞、拍胸舞、剑舞、扇舞等。
“上元丸”古称“浮元子”,亦称“元宵丸”,是泉州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此食俗始于宋代,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泉州的元宵丸闻名遐迩,其制法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等,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香料),捏成丸馅,蘸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滚转而成,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嘴。
漳州
多种祭祀娱神活动过大年
漳州的年俗活动形式多样,极具特色。从正月初一开始组织多种祭祀娱神活动,有芗城区浦南古傩“弄大尪”、平和三平寺朝拜祖师、长泰山重赛大猪祈丰年以及跑撵、穿灯脚、攻炮城、抢伯公等20多项活动。由于闽南与台湾两地民众“五缘”相连,这些春节文化民俗活动也是漳台两地共有的特色民俗活动,让闽台两地民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中华文化传统在海峡两岸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链接
装瓯祭祖:
向祖宗许愿 保佑家族平安
除了上述这些习俗,在岛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民俗专家颜立水介绍,在同安吕厝、西塘、官浔等地,还保留着“装瓯祭祖”的习俗。元宵节前,前一年家中添丁的人家需制作“丁瓯”,拿到祖祠祭祀,以表感恩,并向祖宗许愿,保佑家族平安。“丁瓯”是叠搭各类食品,以松叶、花朵等点缀,形成小山式的供品堆,高度在1米以上,寓意寿比南山。早期的“丁瓯”多以油饭作底,上铺肉片。后来进一步发展,改用稻草作底,插上猪肉串、鸭肉串、鸡肉串等熟食。到了现在,“丁瓯”的原材料更丰富了,猪、鸡、鸭都被完整地挂上去。
颜立水说,每户人家都希望自家的“丁瓯”做得不俗。如今的“丁瓯”装饰也不再只有简单的松草,霓虹灯、鞭炮、插花等造型不一,琳琅满目。元宵节早上7点多,人们将“丁瓯”从自家抬出,送到祖祠祭祀,一直到晚上9点、10点再将其从祖祠挑回。
大笼甜粿:
敬拜天公期盼人丁兴旺
每年正月初九,闽南地区都有蒸甜粿(年糕)敬拜天公的习俗。厦门有个地方的甜粿与众不同,即同安区祥平街道凤岗社区岗头里的大笼甜粿,单笼重达720余斤,净高1.3米。岗头里洪氏宗祠大门两侧各矗立一个大笼甜粿敬天公,格外吸引眼球。
据介绍,大笼甜粿每年正月初二开始制作,两笼大笼甜粿的原材料足足有1000多斤,包括红糖、白糖、糯米粉、豆皮、麻油等,其中红糖白糖就要360斤左右。从正月初二早上7点多开始,40名男性流水线分工合作。这么大的甜粿,要分成几笼放在锅内蒸,动用4口大锅、8个蒸笼同时蒸。正月初九将模具全部拆开,供于宗祠前的特制台座上,才能展现出大笼甜粿的“庐山真面目”。
正月初十举办颐年宴,邀请岗头里所有已经当爷爷的老人来参加,宴席上的第一道菜是用鸡蛋和面粉包裹甜粿煎炸而成的,寓意来来去去都是甜蜜的。宴席结束后,每人还可以领取三五斤甜粿回家。此外,大笼甜粿每年都要比前一年重几斤,寓意人丁兴旺。
(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
举报/反馈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7*24小时在线客服电话:

010-09524125

微信咨询
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返回顶部